美国钢铁对中国钢铁产品337调查出现新变化!需重审“反规避”- NBXG资讯

  • 时间:2019-01-28 23:03 编辑:NBXG 来源:NBXG.COM 阅读:206
  • 扫一扫,手机访问
  • 分享
摘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月27日发布了一份意向通知,称ITC在对此前行政法官Dee Lord的初步裁决进行审查之后,决定将美国钢铁公司在对中国钢铁产品的337调查中提出的关于虚假指定原产地的诉求发回重审,该诉求此前已被Lord法官驳回,理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27日发布了一份意向通知,称ITC在对此前行政法官Dee Lord的初步裁决进行审查之后,决定将美国钢铁公司在对中国钢铁产品的337调查中提出的关于虚假指定原产地的诉求发回重审,该诉求此前已被Lord法官驳回,理由是美国钢铁公司未能提供关于转运实例的“直接证据”。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审查了该案的调查记录,包括诉求、法官作出的第46号命令、复审申请及其答复后决定将该调查发回行政法官进行重审。

ITC的该项决定是基于美国钢铁公司在复审申请中认为Lord法官的命令为今后的337调查案件设定了“新标准”,即要求对被诉产品的具体进口有直接证据。

Lord法官在驳回该诉求的第46号命令中指出,美国钢铁公司在其原始诉求中并未提供“具体的进口实例”,只是称此类进口“可能”已经发生。Lord法官认为,美国钢铁公司的上述论点并不充分,因为规则“需要的不仅仅是导致某种不公平行为在某个时候发生的推论”。根据美国钢铁公司关于审查该诉求被驳回的申请,Lord法官承认,美国钢铁公司的调查人员与中国钢铁经销商的通信表明,这些企业存在转运倾向的“先例”,但Lord认为该通信并未确定转运的“具体实例”。

对此,美国钢铁公司表示,由于其主张是“以事实为前提”的,中国企业“伪造了其产品在航运单据上的来源地”,认为美国钢铁公司不可能在辩护阶段提供直接的进口证据,除非它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虚假指定原产地的钢材,并提供给调查人员。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是该调查中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方,也提交了一份复审申请,支持美国钢铁公司的主张。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认为,46号命令认为投诉要提供证据表明进口已发生,包括被诉转运的进口产品,但委员会规则并未要求提供具体的细节水平。

转运诉求是美国钢铁公司对华钢铁产品提起337调查诉求中的一项,另一项为人为地设定较低价格。此外,美国钢铁公司还指控中国宝钢接收了中国政府从美国钢铁公司窃取的商业秘密,但该诉求已于21日正式撤销。

另外,关于该案涉及的反垄断诉求,国际贸易委员会也将举行口头辩论,因为ITC也正在审查Lord法官此前关于驳回美国钢铁公司对中国钢铁制造商反垄断索赔诉求的决定。美国钢铁公司以337调查并未要求证明存在反垄断损害为由提出了上诉。

337调查来龙去脉究竟如何,请看——

2016426,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调查申请,请求对中国出口美国的碳钢和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1个月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共计40家中国钢企正式发起337调查。40家钢企受到指控不一,有的三项均涉,有的部分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337调查一旦成立,中国相关钢铁产品将面临永久禁入美国的局面。另外,中国钢企一旦败诉,中国其他钢铁产品或许也会面临被提起调查的可能性,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可能会效仿美国。  

美国钢铁公司当时的指控共包括三项:

一、相关企业存在操纵钢铁价格、生产量和出口量等不公平竞争行为;

二、盗用美国钢铁公司的商业秘密;

三、通过转口贸易,改变原产地证明,非法规避美国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申诉书指控中国钢铁贸易企业,通过转口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地,非法改变原产地证明,规避美国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根据这三项指控,案件共涉及三个诉点,即商业秘密、反垄断和反规避调查。

20165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中国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发起“337调查”。

中国商务部曾在2016527发表声明称,美国史无前例地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337调查,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认为美方对中国钢铁发起的337调查,其申请和指控“没有事实依据”。

201611,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行政法官作出初裁,认定美申请人未能按照美国反垄断法的要求证明其遭受垄断行为的损害,也未能提供有关掠夺性定价行为发生的事实性证据,因此决定终止第一项调查。  

随后在2017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缺乏直接证据为由终止了第三项指控的调查,即关于伪造原产地证明的指控的调查。在驳回声明提到,请愿人(美国钢铁公司)称中国钢铁生产商“通过转口贸易,改变原产地证明,非法规避美国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然而,请愿人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中国钢铁生产商伪造原产地。此次,发回重审的即为这一问题。

所谓337调查,调查依据为现行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1337节(最初为第337条而通常被称为337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此项调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不受涉嫌侵权的进口产品所侵害。  

而在实际操作中,337调查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据统计,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从2007年到20164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92起,其中,涉华案件多达169起,占比43%。不过,中国钢铁行业遭遇337调查则为首次。  

2017215日,在宝钢及其律师的努力下,美方被迫提出动议要求撤回商业秘密诉点的指控。

2017222日,根据美国钢铁公司的撤诉动议,ITC行政法官发布初裁(56号令),终止对华碳钢和合金钢337调查案中有关商业秘密指控的调查。这是在美国337调查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在商业秘密类案件胜诉。

值得指出的是,输美钢材本身并非是案件的关键点所在。337调查”主要针对的是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争端,盗取商业机密只是三个主要指控之一,反垄断和反规避本身不是337调查的常规诉讼点。上次涉及反垄断的337调查案件远在1978年。另外,本身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钢铁量非常小,2015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材产品为240万吨,而美国一年的进口量是4000万吨。

2017223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根据美国钢铁公司的撤诉动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发布初裁(第56号令),终止对华碳钢和合金钢337调查案中有关商业秘密指控的调查。

关于美对华钢铁337调查,律师这么说

宝钢代理律师、美国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ovington & Burling LLP)冉瑞雪律师表示,在这一案件中,中美双方的商业利益诉求并不大,甚至很小,事实依据也相当清晰,政治因素在诉讼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中美贸易战风起云涌,中国钢铁出口在全球各地遭到抨击的背景下,这一诉讼的关键性意义不言自明。

尤其是在特朗普当选之后,他倡导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候选人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曾经作为律师,代表美国钢铁产业和其他公司参与美国针对他国产品的反补贴、反倾销诉讼的大背景下,美国钢铁公司方面多次利用政治因素手段,试图影响案件正常审判。但最终ITC行政法官方面所表现出的法治精神,让她印象深刻。

在主动撤回诉讼之后,美国钢铁公司提出两个理由,一个是337条款陈旧,没有考虑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黑客盗取商业机密不适合337调查。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美国政府的充分帮助。该公司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官司上遇到了“无法承受的重担”。

冉瑞雪表示,美方提出的这两个理由非常荒谬,首先作为主动提出诉讼的一方,美方在诉前不可能没有评估能否启动337条款以处理所谓网络黑客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美国这一法治国家,ITC又是一个独立的声誉卓著的准司法机构,美钢提出需要美国政府特别帮助,这令人费解。

337调查依据现行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1337(最初为第337条而通常被称为337条款),调查目的是防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不受涉嫌侵权的进口产品所侵害。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2007年到20164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92起,其中,涉华案件多达169起,占比43%不过,中国钢铁行业遭遇337调查则为首次。




南风不锈钢(www.nbxg.com,简称NBXG),专业的不锈钢交易平台。提供不锈钢行业资讯商家入驻在线交易担保交易项目交易等服务,并为需求甲方提供招标发布平台,为客户提供从专业资讯服务,到在线采购、支付、物流等一体化服务。


  • 全部评论(0)
资讯详情页最新发布上方横幅
最新发布的资讯信息
【新闻资讯|】网站运营,如何在各大平台引流?(2019-12-29 13:05)
【行业动态|】美国机床制造业的新动向(2019-12-20 20:52)
【行业动态|】美国工业产量下降罢工打击汽车生产(2019-12-20 20:51)
【行业动态|】11月宣布新的制造工厂(2019-12-20 20:49)
【行业动态|】美国11月份制造业活动停滞(2019-12-20 20:48)
【行业动态|】美国包装机械工业概况(2019-12-20 20:46)
【行业动态|】抽高粘度液体:最佳做法(2019-12-20 20:45)
【行业动态|】11月份美国制造业公司的招聘出现反弹(2019-12-20 20:43)
【行业动态|】灰尘和钢铁行业是如何管理的(2019-12-20 20:42)
【行业动态|】未来的移动性-钢将迎接挑战的6个原因(2019-12-20 20:39)